- A+
写在前面的话
当前我国生育力衰减相关问题不断凸显,生育危机日益严峻。育龄人群数量减少、生育意愿不高,人口老龄化比例攀升等问题,导致出生人口数量持续降低。在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出生缺陷发生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个体远期健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与配子发生及胚胎发育期间在子宫内遭受的不良环境密切相关。上述一系列问题造成的我国人口生育力衰减、人口结构不平衡及人口素质下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大人口安全问题。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策划生殖健康最美医声专题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科室及公益项目活动,以推广生殖健康理念及优秀实践经验,供广大读者借鉴。
今天,让我们带您走进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听欧建平主任介绍中心近年的快速发展与成果业绩。
中山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欧建平教授
科室发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六载 牢记使命圆千家求子梦
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于2014年4月正式成立。经过6年的奋斗进取与不懈努力,中心门诊量累计逾38万人次,人工授精手术5319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OPU)手术7446例,移植手术8841例。无论是就诊体验、还是医疗服务,均在患者人群中享有良好的口碑:欧建平教授荣获2016年第二届羊城好医生称号,蔡柳洪教授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 年度好大夫称号。
中心响应国家医联体建设政策号召,与广州周边多个地级市医院,建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助孕专科联盟,为患者就诊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便利,广受患者、地级市医院医生好评。
中心一直秉承着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与基层助孕专科医生保持密切的交流,不仅授予鱼更授予渔。中心科主任及高级职称医师亲自带教,为助孕专科医生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更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带去福音。
中心坚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党支部活动和科普活动:现场义诊、电台广播节目名医面对面、微课堂、专题讲座等方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得到专家的专业指导和解答;疫情期间特别推出视频问诊,让患者无需走出家门就可以得到专家及时、专业的解答,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心坚持以临床为本,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至今发表SCI文章38篇,中文文章32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课题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其中《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基础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科室特色
不遗巨细完善个体化医疗,无微不至注重性心理护理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临床专业方面尤为重视患者的个体化医疗,尤其是对于高龄不孕女性。中心倡导针对每位患者的卵巢功能特点、年龄及既往曾采取的治疗方式综合分析,制订个体化促排卵方案。而在患者取卵前,中心会建议采取个体化的胚胎移植-冷冻方案,起到提高移植成功率的效果。
中心为性生活障碍夫妻特别开展了性心理辅导门诊,作为性治疗师的中心护士长林慧副主任护理师亲自坐诊,指导夫妻如何调整心理和进行行为治疗,从而使此类患者达到自然怀孕的目的。
为提高患者对于辅助生殖技术的了解,中心还安排了胚胎学家走出实验室,为线上患者答疑解惑,令患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消除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等引起的误解与困扰。
未来发展
以真心换真心,优技术谋进取
谈到未来发展,欧建平教授表示,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将始终坚持医患服务,交流先行。通过充分的交流沟通,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方式与流程,让患者缓解焦虑、感受温暖。中心将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力争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最优质而可靠的生育诊疗服务。
今后的日子里,中心将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为打造独具中山三院特色的广东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殖中心而不懈奋斗。在优化一代、二代试管婴儿基础上,拟申报三代试管婴儿(PGT)技术,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水平,继续提升临床、科研平台,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与院校、港澳科研合作,充分利用中山三院三城四院独特优势,服务粤东、粤西及珠三角地区患者。
编辑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殷朝/博才